2022年8月30日,湖北白洋长江公路大桥有限公司组织进行了白洋长江公路大桥现场检查验收及报告评审会,并形成了验收组意见。会后,我单位积极整改,充分落实了现场检查整改意见,已具备竣工环保验收条件。
本项目主要情况如下:
一、工程概况
白洋长江公路大桥项目起于枝江市白洋镇,止于宜都南枢纽互通(枝城全心畈村),与岳宜高速公路交叉,与宜张高速公路宜都至五峰段起点连接,路线全长15.679公里。项目于2016年11月开工建设,2020年10月16日交工验收,2021年2月9日通车,建设总工期为51个月。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标准,设计时速100km/h,路基宽度33.5米,全线在宜都市陆城街道办事处亮家垴村设宜都东互通收费站,全线设长江大桥1 座,长2210.65m,接线设大、中桥5 座,长821m,涵洞19道,设互通式立交1座,分离式立交桥3座,长611m,天桥5座,通道10座,设超限超载监测站1处,总投资约37.73亿。
2012年10月9日,湖北省环境保护厅以《关于宜昌至张家界高速公路白洋长江公路大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鄂环审〔2012〕190号)予以批复。
二、工程变更情况及原因分析
(1) 线路变化情况
与环评阶段比较,线路走向基本一致,仅路线长度减少了561m,这主要是由于这是由于环评报告是基于工可编制,设计单位在施工图阶段设计时更加精确,同时设计阶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线路优化,因此路线长度有所减少。
(2) 永久占地的变化
环评中永久占地1523.21亩,实际占地1843.45亩,与环评阶段相比用地占地增加320.24亩,这是由于实际过程中线路进行微调,附属设施面积增大,同时工可阶段测量精度与实际建设阶段的测量精度不同导致。
(3) 拆迁数量的变化
环评中房屋拆迁量为28654平米,工程实际拆迁量为56291.95平米,较环评阶段的增加了27637.95平米,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环评阶段的数据是基于工可阶段的预测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误差;另外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为更加便于施工,优化施工方案,最大化减少对周围居民影响,综合各方面因素增加拆迁量。
(4) 路基土石方量的变化
环评中路基土石方为297.4596万m3,实际建设过程中路基土石方使用量为359.1685万m3,与环评相比路基土石方使用量增加了61.7089万m3,这是因为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土石方调配难度较大,就近取砂填筑,土石方使用量显著增大,弃土全部用于回填,清除碎渣填埋至桥梁工程下部平整。
(5) 天桥、通道、涵洞设置变化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统计,本项目全线设长江大桥1 座,长2207.65m,接线设大、中桥5 座,长821m,涵洞19 道,设互通式立交1 座,分离式立交桥3座,长611m,天桥5 座,通道10 座。设匝道收费站(与养护工区、监控分中心合建)1 处,设超限超载监测站1处。与环评相比,大、中桥减少6座,涵洞增加12道,增加一处超限检测站,这是由于设计单位在施工图阶段为方便沿线群众,保证地方水系通畅,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
(6) 敏感点数量的变化
经调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主要按照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推荐路线方案进行评价,目前路线与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一致。经统计,目前项目沿线共涉及敏感点23处,环评时涉及的声环境敏感点有25个。与环评阶段相比,共有19处环评敏感点计入本次竣工验收调查,6处环评敏感点不计入本次调查。
经分析,工程实际敏感点数目较环评阶段有所减少的主要原因如下:
①一些规模相对集中的村庄,由于设计路线穿越造成了较多拆迁,红线外遗留户数不多,按照环评时基于可行性研究报告对红线外一定范围内的村庄进行了集中拆迁,故这些村庄不再列入声敏感点。
②环评时认为规模(大于1户)即认定为环境敏感点,此次调查认定规模(大于5户)才认定为环境敏感点,故此次调查将不足5户的村庄不再计入敏感点。
③主线微调导致部分环评敏感点不再位于主线范围内。
三、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1.水环境保护措施
本项目设匝道收费站1处,超限检测站1处。沿线服务设施设有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根据项目环评批复要求,项目收费站产生的食堂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并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后,用于绿化及周边农田灌溉。目前宜都东收费站生活污水经MABR生化处理工艺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放至附近沟渠。
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经调查并查阅相关工程资料,工程的弃渣场的数量、位置与环评阶段相比发生了一些变更。根据环评报告,本项目不设取土场,共设置8处弃土场,共计28.71hm2。经调查并查阅相关工程资料,本工程实际全线未设置取土场,设置弃渣场4处,共计4.331hm2,与环评相比取土场面积无变化,弃渣场面积减少了24.379hm2,项目弃渣场现多已进行恢复,已覆土绿化平整,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钢筋加工场、拌合站等临时用地现已平整,并交付当地使用,施工便道为当地原有道路。
经现场踏勘,本公路沿线两侧、互通立交区、边坡等均进行了绿化,效果良好,工程边坡防护设施能达到预期效果,有效地防止了边坡水土流失。
3.环境空气保护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间,建设单位采取了空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要求全线施工单位配备洒水车,定期洒水,保持地面湿润,减少道路扬尘。拌合站选址尽量远离周边环境敏感点,最大限度减少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并采取封闭式作业。
项目运营期间,收费站厨房安装有油烟净化装置,减少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
4.声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间选用低噪声设备、工艺和车型,定期对设备和车辆进行维护和保养;将高噪声源设备尽量远离居民点布置;场内道路通过设置临时声屏障、设置挡板等措施降噪;加强对受影响居民点附近公路路面维护,并设置了禁鸣限速标志。
验收调查阶段共有声环境敏感点23处,工程对其中22处敏感点设置了38道声屏障,高3米,共4775延米。
5.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施工期间桩基施工淤泥及施工挖出的泥渣,已集中收集转运至指定弃渣场。施工和运营期间设置垃圾收集桶、垃圾收集池,委托环卫部门处理。
四、环境保护措施运行效果和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生态环境
本项目按照环评的要求,对路基边坡采取了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防护办法,效果良好;临时占地已经全部恢复,且恢复效果良好。
2.声环境
试营运期间,项目沿线声环境敏感点环境质量良好,23个声环境敏感点监测噪声值全部达标。
3.地表水
根据监测单位提供的监测结果显示,长江水质均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工程沿线水环境质量良好。
4.废水
本项目沿线收费站、超限检测站等辅助设施采用MABR生化处理工艺,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用于园区绿化或排入附近沟渠,附属设施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定期抽吸外运。
5.大气环境
根据施工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建设期间工程沿线TSP均达到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五、自验结论
白洋长江公路大桥项目环保审批手续齐全,已按照现场专家组检查意见完成整改,基本落实了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文件提出的主要环保措施,工程总体符合环境保护验收条件。
公示期:2023年2月15日至2023年3月15日
举报电话:
易先生 18271359033
湖北白洋长江公路大桥有限公司
2023年2月14日